非常平稳,似乎并不怎么快,可信马由缰,一天少也跑两百多里,三天后下午,艾珍己到了武昌江边。
五年阔别,眼前又看到了滚滚长江,艾珍不禁感慨万千,他想起童年时繁荣昌盛的天京;想起转战大江南北的千军万马,叱咤风云的英雄勇士,如今,烟水茫茫,当年武昌城上的蔽日旌旗,顺流东下的连云樯橹,己成伤心的追忆。
层层波浪,卷不尽她心上的哀愁;阵阵江风,吹不散她胸中的迷惘。
她想得太多了,以至渡过了浩淼的长江,船在汉口靠岸时,她还在苦苦地想着她所百思不解的许多问题。
一踏上江岸,艾珍马上兴奋起来,脑子里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苏汉声。
当时全国各处烽烟俱靖,平定陕甘叛乱是国家首要大事,汉口的“陕甘后路粮台”尽人皆知,不消怎么打听就找到了,艾珍原以为粮台不过是管粮食的普通粮店或粮栈,走到门口一看,可把她怔住了。
那粮台虽不是行政衙门,却也非常势派,粮台设在一家官绅的大宅院,八字大门,门前阶下,两边站着一对大石狮子,门檐下挂着两个大红灯笼,大门侧边悬挂着一块“陕甘后路粮台”的大黑漆牌子,门旁阶下,分站着西个挎刀的兵勇,进进出出,都是些戴顶子、拖花翎的文武官员。
艾珍见了,倒抽一口冷气,她木然地牵着马在大门口站了一会,向里面轻蔑地扫了一眼,毅然牵转马缰,头也不回地走了。
对满清官府,艾珍从小就充满了憎恨,一看粮台这个样子,哪里愿意踏上台阶一步?
她一见那些趾高气扬的官员和兵勇,气就不打一处来,心想:苏汉声怎么和这些家伙搅在一起呢?
他到底是什么人?
还说是乱党的后代哩,原来他和官府一个鼻孔出气的,这样的人找他干什么!
离开粮台,艾珍只觉得心里空荡荡的,什么也不想,街上的店铺、行人,一点也引不起她的注意,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走了一大段路,又回到了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