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一丝陈旧的气息,里面是一些士兵穿着军服战斗的画面,有的是照片,有的是不完整的片段,一下子将陈逾年拉回到了那几年。
炮火纷飞,居无定所,颠沛流离,这些成语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。
看完之后记者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,陈逾年一一回答。
“陈老爷子,您还记得您亲身经历过的相关的事件吗?就算是一些片段也可以。”
“您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?”
陈逾年眼皮耷拉下来,沉默了一下,好像是在回想,半晌拖着厚重地声音说道:“当时队伍里有一个小孩,他母亲在一场战斗中为了掩护我们撤退,主动出去吸引敌军的火力英勇就义了,父亲也早在他还没出生之前为了救我而牺牲。”
“这么一个小孩,在据点没什么吃的,几个医疗队的女兵看着心疼,一致决定去隔壁村庄找点吃的。”
“就这么几百米的距离,树林中埋伏着敌人,被我们去找食物的女兵发现。”
“其中一名医疗队的女兵也是为了掩护她们,也是为了拖延敌军,拿着手榴弹和他们同归于尽了,发出声响成功地提醒了据点的哨兵,才不至于让我们被敌军攻占。”
“那,那个孩子是?”记者听他的陈述,下意识地把那个孩子当成了陈田,但并没有想到两个人年龄对不上。
“那个孩子太小了,才两个月,他没有熬过那年冬天。”
记者蹲在陈逾年旁边,表情凝重:“你还记得三位英雄的名字吗?”
陈逾年点点头:“他们分别叫蒋书禾,张榷书还有……孟子君。”
想了一下,陈逾年补充道:“孟子君,是我未过门的妻子。”
记者一愣:“是您未过门的妻子?”
“是。”
记者也是个反应快的,如果陈逾年的妻子在抗战年代就去世了,那陈田是怎么来的?
陈逾年像是看出了记者的疑惑,说道:“陈田是我50年代在田里捡到的孩子,是个很乖巧,很聪明的孩子。”
“他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,我唯一的用处,就是在那年夏天把他从田埂上捡